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(GM2D)是由国际物品编码组织(GS1)于2020年底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计划,目的是在2027年底在全球范围实现从一维条码向二维码的迁移升级,引领各领域全面实现商品二维码的识读、解析等功能,达到行业间数据信息互联。
自二维码迁移计划提出以来,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并推进,全球二维码呈加速发展态势。目前,编码中心已为超过56万家企业、1900多万种商品成功发放“二代身份证”。从覆盖领域来看,当前我国商品二维码的应用主要覆盖零售、食品、医药、化妆品等热门领域。从分布区域来看,上海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的商品二维码换发量约占60%。以浙江为例,2022年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国际物品编码组织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签署三方联合声明,在浙江建设全球首个GM2D示范区。通过该示范区的建设,浙江省已成功为9.1万家市场经营主体的49.4万种产品发放了4亿张商品“二代身份证”,归集流通、消费扫码用码5.5亿次。(数据来源:2024年10月17日“全球二维码迁移(GM2D)”新闻通气会)
“一物一码”二维码
多方受益
“一物一码”二维码以其信息存储量大、可靠性高、可追溯性强、保密性好等优点,已然成为产品标识的新宠。推进GM2D进程,推动商品条码从一维条码向“一物一码”二维码转换,实现商品数据的全面数字化、互联互通,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需要,对各方均有益处。
对生产企业来说,二维码能承载更多可扩展的企业产品信息、营销信息,大众希望的产品追溯、验真,安全需求都可得到满足,企业营销成本降低,品牌宣传效果增强;企业还可通过二维码赋能产品品控、渠道管控等。
对经营流通企业来说,二维码应用让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追踪和管理商品,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能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,供应链管理效率明显提高。
对消费者来说,消费体验更优质,可获取的产品信息更丰富,有助于购买决策,产品验真更方便,结算更便捷,满意度明显提升。
CCN中商
商品数字化全价值链供应商
从一维码到二维码是一个逐步过渡和升级的过程,远非调整标签模板那么简单。企业将面临包材/标签变更及不同程度赋码系统升级改造的挑战。
作为商品数字化全价值链供应商,CCN中商深耕一物一码领域25年,以码安全管理、标识管理、赋码管理及码应用管理实现商品全链路数据打通。CCN中商早已做好助力二维码迁移的准备,为全力构建一码贯通、多跨互联、高效便利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,释放数字化能力、放大数字化效应做出自己的贡献。